新聞稿 >> 返回 你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記委信息 > 新聞稿 > 正文

香港記者事務委員會就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「香港電台編輯自主」提交意見書

更新時間:2013-06-25 09:25:00字號:T|T
1.  香港電台有八十多年歷史,為大眾提供多元化資訊,亦為少眾製作適合的節目。為確保港台不會變為政府的傳聲筒,本會一貫主張,港府應該將港台脫離政府,獨立運作。
 
2.  2007年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報告,建議成立新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,但同時否定港台可轉型為這間新的廣播公司。港府其後設立顧問委員會及公布港台《約章》,甚至空降政務官領導港台,在在顯示港府逐步收窄港台的編輯自主。
 
3.  香港記者事務委員會支持香港電台編輯自主,履行公共廣播的使命,不受任何政治干預,不作政府喉舌。本會認為唯一的出路,是港府必須重新啟動「公共廣播諮詢」,解決港台的制肘。
 
政治打壓港台 干預編輯自主
 
4.  港台作為傳媒,發揮第四權的監察政府角色實屬正常,既符合新聞基本原則,亦符合公眾利益。不過有部分人士認為,港台以公帑營運,每年開支以億元計,港台製作的節目,理應協助政府,傳達正面訊息及聲音,不能夠批評官員,因此《頭條新聞》等諷刺時弊、挖苦官員的節目,往往成為親政府陣營的抨擊對象。 
 
5.  多年來,一直有傳聞直港府要整治港台。有關傳聞沒有確實證據。不過自從港府空降政務官鄧忍光出任廣播處長後,港台內部所發生之連串事件,讓人擔心整頓港台之傳聞,並非空穴來風。
 
5.1   施永遠自揭政治任務:
今年3月初,有報道指署理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被終止署任安排,原因是他未有依從鄧忍光的指令,施永遠接受電台訪問時透露,他感覺到廣播處長希望他「孭」政治任務,亦有同事跟他說感受到政治壓力,施永遠又指,入職30多年,目前是受到最大壓力的時候,他不肯詳細交代他如何受壓,但若果立法會根據《權力及特權法》成立委員會調查,他願意出席作供。鄧忍光其後表示,身為特區政府的公務員,在現時的問責制度下,沒有人要執行任何的政治任務,而他身為公務員沒有政治任務,亦談不上將政治任務交給任何人,他又說假如任何員工感受到要進行違反公務員守則的所謂政治任務,有關人士應馬上向公務員事務局投訴。港台成立至今,從來沒有員工公開表明受到政治壓力。施永遠的公開言論讓我們憂慮,若港台員工之升遷取決於聽話與否,則港台將無法堅守編輯自主,拒絕政治審查。
 
5.2   《城市論壇》擺空櫈事件:
去年9月,港台電視節目《城市論壇》邀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及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主席胡紅玉,討論國民教育的議題,兩人缺席,節目監製決定在節目擺空櫈,以示獲邀人士缺席,鄧忍光事後發電郵,提醒管理層不應令缺席者尷尬,本會認為,擺空櫈是要向公眾傳達訊息,顧及公眾利益,鄧忍光對缺席者的關心是不必要,而且只會予人「官官相衞」的感覺,沒有站在公眾立場考慮。
 
5.3   《頭條新聞》納粹事件:
今年3月,諷刺時弊節目《頭條新聞》監製在管理層會議交代新的節目構思內容,建議以「納粹希特勒」取代其中一個環節「太后與小豪子」,當時會上沒有人反對。不過鄧忍光其後發電郵提出關注,又指由其領導的節目委員會得知後感憂慮,因為外國節目的納粹角色曾受非議,要求製作人員反思,並要求製作團隊以文字交代構思過程。本會認為有關做法有如員工作出「思想交代」,其背後目的是政治考量,為保存港府顏面,因而打壓創作自由,限制言論。
 
6.  連串事件發生後,鄧忍光作為港台最高領導,沒有保護機構和員工,反而公開抨擊員工,令雙方關係勢成水火。
 
7.  本會認為,連串事件反映的是政治干預港台的編輯自主,不容許批評港府的聲音,壓制多元化意見的表達,淪為政府的喉舌,影響公眾利益,本會促請港府不要企圖整治港台,不應試圖安插「自己人」,否則只會一石激起千重浪,令員工反抗,市民抵制。
 
重新啟動公共廣播諮詢
 
8.  本會一向贊成將港台公司化, 脫離政府架構,成為一個符合聯合國定義的公共廣播機構,方可徹底解決港台目前的矛盾及制肘,令類似的政治施壓事件不再在港台發生。
 
9.  政府於2006年,成立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,檢討香港公共廣播的方針及架構,一年後,委員會發表報告,建議成立全新的公共廣播服務公司,但又表示不適宜將香港電台全面過渡成新公司。
 
10.  新一屆特區政府推行「家是香港」運動,讓市民融入香港這個大家庭,行政長官梁振英亦成立多個委員會跟進及討論多項社會關注的議題。本會認為,港府應該以民為本,再次成立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,重新啟動公共廣播諮詢,讓港台員工及大眾發表他們對香港公共廣播的意見,同時讓港台有轉型的希望與出路。
 
 
香港記者事務委員會
2013年6月25日
香港記者事務委員會 (編輯:admin)
Q Q: 1667679184
郵箱地址:hkrac@hk-rac.org